
Daan Crypto 強調超過 30 億美元的期權和期貨位于 118,000 美元的執(zhí)行價之上,如果比特幣下跌,這可能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敞口和潛在的清算風險。
這些頭寸中很多可能是多頭,這意味著當價格跌破關鍵水平時,回調可能引發(fā)清算。
比特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已飆升至約574億美元,這表明機構投資者而非投機性散戶的參與度較高。僅本月,就有約34億美元流入比特幣ETF,其中兩天內流入金額創(chuàng)下22億美元的紀錄。這進一步證明了機構投資者的信心。
另一方面,融資利率處于歷史低位(年化率約為 10%,而 2023 年為 80%),這表明杠桿率較低,頭寸更可持續(xù)。
此外,杠桿率(期貨與交易所余額)也從 0.32 下降到 0.25,這意味著交易者更多地依賴資本而不是借來的錢。
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鯨魚資金流動,大戶持有者最近轉移了價值約 9 億美元的 BTC(約 8,600 BTC)。這些資金通常被轉移到冷錢包或場外交易平臺,表明投資組合正在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擁有超過 1,000BTC 的巨鯨已進入積累階段,隨著小持有者選擇出售,它們有效地吸收了可用的供應。
機構與零售動態(tài)
在當前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之間的比特幣動態(tài)中,機構增持似乎成為主導趨勢,而非投機泡沫。然而,上述高于11.8萬美元的未平倉合約構成了一種相當危險的局面,因為價格下跌可能引發(fā)大范圍的清算。
有趣的是,根據(jù)谷歌趨勢盡管比特幣徘徊在歷史高位附近,但公眾興趣(谷歌搜索)仍然保持溫和,這可能暗示這輪上漲是由更深層次的市場投資者而不是散戶炒作推動的。
盡管如此,強勁的ETF資金流入和不斷上升的衍生品興趣可能會推動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然而,跌破11.8萬美元未平倉合約密集區(qū)可能會引發(fā)清算,盡管基礎看似穩(wěn)定,但仍可能引發(fā)波動。
最后,對比特幣未來價格的押注金額之巨告訴我們,嚴肅的機構正在深入?yún)⑴c其中,但這也意味著,如果加密貨幣跌破重要價格點,則存在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