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道說區(qū)塊鏈
在昨天文章末尾的留言中,有這樣一則留言:
“我所擔(dān)憂的是大餅現(xiàn)在在高位震蕩,而以太坊等其它資產(chǎn)還在底部,四年周期好像和以太坊等資產(chǎn)無關(guān),但以太坊等資產(chǎn)又隨著大餅稍微回調(diào)而暴跌,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創(chuàng)新,但大餅按四年周期看今年是牛市,到明年大餅熊了,其它資產(chǎn)指不定又要跌到谷底。再加上如果美股真的崩盤,那除大餅之外的資產(chǎn)就慘不忍睹,不敢想......”
這位讀者想到了三種最糟糕情況的疊加:
如果比特幣明年由牛轉(zhuǎn)熊,這會拖累連牛市都還沒有進入的加密生態(tài)(當然也包括以太坊)。
如果美股真的崩盤,連同比特幣在內(nèi)的所有加密資產(chǎn)可能會無一幸免,這簡直是雪上加霜。
以太坊等加密資產(chǎn)本身就還在低位,如果再疊加上面那兩種不利因素,情況會更加慘不忍睹。
我覺得這三種情況的確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能想到這三種情況的疊加說明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比較理性了,不會像很多人那樣動不動就高喊“年底XX萬”這么亢奮。
在比較理性的情況下,其實接下來的處理并不難,還是我在前面文章里分享過的:
在動手前,我們就把各種最糟糕的情況都盡量想清楚,然后規(guī)劃好當這些最糟糕的情況發(fā)生時,我們自己用什么辦法去應(yīng)對。
我自己是這么準備的:
首先,這一輪行情的走勢很不好把握,這也就意味著以前用的那種當比特幣、以太坊估值太高就賣出的辦法可能不好用。
比如說比特幣漲到12萬美元,賣不賣?我不會賣,因為這個價格就是個雞肋,說高也不算高,但萬一賣飛想再買回來就很難。同理,以太坊5000、6000美元賣不賣?我也不會賣,這也是個雞肋。
除非比特幣、以太坊漲到一個十分離譜的價格,否則這一輪我很可能就拿著它們不賣了。但想它們漲到一個十分離譜的價格,這種事我們開心一下就好,別太當真了。
既然這一輪大概率我會拿著它們不賣,也就意味著萬一上面那三種情況疊加的極端情形發(fā)生,我很可能就會一直拿著它們,直到下一個牛市到來。
而拿著它們直到下一個牛市到來的這段時間可不是好過的。這期間不會有燦爛的風(fēng)景,不會有欣欣向榮的景象,多數(shù)時間都是自己孤獨的苦熬。
既然接下來會有這么難熬的一段時間,那投資者就特別要想清楚自己手里拿的這些品種尤其是倉位很大的品種(比如比特幣和以太坊)是不是有價值,是不是有未來?
這一點在我看來是熬過苦難,再見光明的根本和關(guān)鍵。
如果這一點在靈魂深處想不清楚、內(nèi)心深處猶猶豫豫,那絕對是不可能熬過接下來那段時光的。
什么叫“在靈魂深處想不清楚、內(nèi)心深處猶猶豫豫”呢?
比如聽風(fēng)就是雨,然后懷疑,XXX是不是不行了?
比如機構(gòu)減持了,然后懷疑,XXX是不是不行了?
比如全網(wǎng)都在XXX,然后懷疑,XXX是不是不行了?
......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
如果上面任何一個例子都讓持有者懷疑,那說明持有者買入手里這些資產(chǎn)時不是因為他自己看好,更不是因為他看懂了,而是因為他想投機,然后在四處打聽的過程中聽說這里有一艘明天就能抵達“金山”的船,然后奮不顧身地就上了船。至于這艘船到底是送他去新大陸挖金子還是去舊金山當苦力,他根本就搞不清楚。
不過,我認為這個時候因為懷疑而賣掉了手中的品種和持倉也不是壞事。踏實地拿著自己安心的品種或者干脆拿著現(xiàn)金,讓自己過上平常心的生活這本身就很好。
最怕的就是賣掉后又因為各種聽風(fēng)就是雨的原因又買回來,這樣來回折騰只會更糟糕。
如果投資者已經(jīng)完全屏蔽上面那些懷疑和猶豫,相信自己手中持有的這些重倉品種是有價值有未來的,那剩下要做的事就簡單了:
再看一看這些倉位所占用的資金是不是未來幾年都不用的?
如果有些錢要用,那就賣掉部分倉位先保證好生活。
如果用的都是閑錢,于自己接下來幾年的生活都毫無影響,那就徹底把這筆投資放到一邊,不去管它們,堅持熬下去。
沒有哪筆財富的得來是輕而易舉的。
除非祖墳上冒青煙,否則普通人要獲得常人獲得不了的財富,必須要具備常人不具備的品質(zhì)。
這些品質(zhì)怎么來的?
就是在這種種煎熬中磨練出來的。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