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筆寫人生3星評價
2020-10-22 17:06:50
為了保護和運行一個支付系統(tǒng)而消耗能源并不是一種浪費。和其它任何支付服務一樣,使用比特幣會產生處理成本。運行目前流行的金融系統(tǒng)必需的服務,比如銀行,信用卡和運鈔車,也消耗大量能源,雖然它們消耗的能源總量不像比特幣那樣是透明,也不易度量。
比特幣挖礦原理的設計使其可以通過使用專門的硬件隨著時間推移優(yōu)化挖礦過程,從而消耗較少的能源。而挖礦的運行成本依然與需求成正比。當比特幣挖礦競爭變得過于激烈且收益減少時,一些礦工會選擇停止活動。此外,所有挖礦消耗的能源最終都轉化為熱能,而利潤最多的礦工正是那些可以很好利用熱能的人。一個最優(yōu)的高效挖礦網絡不會消耗任何額外能源。盡管這是一種理想情況,挖礦的經濟原則就是個體礦工都朝著這一理想狀況而努力。
悠然19875星評價
2020-09-02 17:16:26
站在比特幣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挖礦必須只能對比特幣本身有用,而不能有其他作用。如果挖礦還能有除了比特幣之外的其他附加值產生,對比特幣反而是不利的。經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挖比特幣燒掉這么多電,能不能用來干點別的?就這個問題,記得國外有一本書,指出比特幣的ASIC礦機芯片,最好啥也干不了,只能用于挖礦。
挖礦要花錢,礦工付出的成本,通過挖出比特幣來進行回收,比特幣越值錢,挖的人越多,反之,越不值錢,挖的人越少,這是一個自動的墑增墑減機制。比特幣的安全不是代碼里面有什么寫入權限設置,而是由礦工的真金白銀堆積起來的經濟門檻,直白點說,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有修改比特幣區(qū)塊鏈的權限,只要擁有超過51%的算力,而這花錢就能辦到。
那么好了,我們知道巴菲特很討厭比特幣,但讓巴菲特花幾百億美元去獲得比特幣的權限,將之摧毀,他是不愿意的,因為破壞了比特幣網絡,但他啥也沒有得到,白白燒掉幾百億美元。所以,比特幣挖礦不能有其他附加值,比如說挖礦還能夠提供價值幾百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算力,那么情況就會完全不同,巴菲特投資幾百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算力,收回成本,并且順便把比特幣給摧毀掉,這個概率一下子高很多。還好,某礦機廠商的人工智能芯片部門好像已經涼了。
比特幣挖礦只能干一件事情,就是服務于比特幣的記賬、安全門檻,這樣,即使有1000個巴菲特想破壞比特幣,但是代價是燒掉口袋里面的錢,他們是不會去干的,誰也不愿意幾萬臺廢鐵比特幣礦機爛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