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財?shù)?span>9星評價
2018-04-30 23:21:15
是的。一個1994年的少年。
Vitalik1994年出生在俄羅斯,在他6歲的時候,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他從小就顯現(xiàn)出了在計算上超出常人的天賦,他可以用超出同輩兩倍多的速度直接心算復雜的數(shù)學計算,因此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就被分進了專門為天才少年準備的班級學習。
除開天賦,與大部分90后普通男孩子一樣,從2007年到2010年,在Vitalik13歲到16歲的時候,他沉迷于魔獸世界這款網(wǎng)絡游戲,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宛若普通的網(wǎng)癮少年,一玩就是一整天。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魔獸世界成為了Vitalik對去中心化概念開始癡迷的契機。
魔獸世界里Vitalik最喜歡的職業(yè)是術士”,該職業(yè)的技能生命虹吸(Siphon Life spel)卻在不久后被暴雪娛樂公司取消了。他十分氣憤的同時也意識到了正是因為這是企業(yè)提供的是中心化的服務,所以暴雪有權力不考慮玩家的想法。
一氣之下,他不玩魔獸世界了。比特幣從此進入了他的世界。
17歲的時候,Vitalik從程序員父親的口中了解到了比特幣的存在。但是他一開始并不看好比特幣,認為這種東西沒有本質(zhì)上的價值。
然而之后,他在一個網(wǎng)絡播客(Podcast)那里再一次聽到了人們在談論比特幣,對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他被區(qū)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屬性給深深地吸引了。
試想,在區(qū)塊鏈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是去中心化的:從一個應用,到一家公司,都必須通過每個人來貢獻,大家遵守著共同制定的規(guī)則,每個人都能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責任去維護它們。這個想法,在年輕的Vitalik心中生了根。
于是,他做出了和許多天才一樣的決定——輟學。2013年,當時剛剛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學習的Vitalikn滿腦子都是比特幣和去中心化。他想出去走走,和全世界的區(qū)塊鏈愛好者交流和互相學習。于是他便開始周游世界,在阿姆斯特丹、舊金山、以色列等城市開始游學。
游學的同時, Vitalik還開始撰寫有關比特幣的刊文,通過網(wǎng)絡,他結(jié)識了正在建立Bitcoin Weekly的Kiba,Kiba為Vitalik提供每篇文章5枚比特幣的稿費,這也是他當時最主要的比特幣獲取來源。
在當時,5個比特幣僅價值3.5美元,算下來每個小時的工作量只有大概$1.5的收入,這對于一個正在游學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都買不起一頓飽飯。不過Vitalik不僅堅持了下來,他還樂在其中。正是這段時間寫了大量刊文的經(jīng)歷,他積累了許多關于比特幣的第一手資料。他也結(jié)交了很多同樣對比特幣感興趣的朋友,通過交流,Vitalik也深入了對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各個方面的理解。隨后,Vitalik和他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Bitcoin Magazine(比特幣雜志),以比特幣撰稿人的身份繼續(xù)堅持著對這一領域的深入學習。
這個1994年出生的少年,在同齡人剛踏入校園的時候,就已經(jīng)懷抱著改變世界的野心:用區(qū)塊鏈,顛覆真實的經(jīng)濟體系。
2013年年末,19歲的Vitalik Buterin自己寫了一份白皮書,白皮書中的內(nèi)容就是以太坊的雛形。這款新的比特幣將基于通用的編程語言,可以用來創(chuàng)建各種各樣的應用,比如社交、游戲和交易。
Vitalik的想法很快就在比特幣社區(qū)里炸開了鍋。
他以為自己的想法還很不成熟,當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沒想到竟然引起了轟動,許多人甚至親自上門找這個19歲的少年合作,希望把這個想法變成現(xiàn)實。